撰稿: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余洺玥 编辑:宣传中心 唐慎言 发布时间: 2025-05-09
5月7日下午,由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办的主题讲座在公一#101多功能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以“乡村文旅的时代呼唤”为主题,邀请华安县文体旅副局长郑跃辉做主题讲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王萍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政策规划,启迪走出校园的高校学子“何为”与“为何”。针对该主题,本次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郑跃辉副局长开展华安县文旅发展讲座,第二部分由曲志强老师带队的暑期实践周考察队活动进行宣讲。
把论文写在土楼上,把创意种在茶园里
在讲座开始之时,郑跃辉副局长感慨颇多,一是台下有如此年轻、活力的新生代高校学生,令人倍感激励;二是感慨华安县与嘉庚学院的深厚关系,“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郑副局长这样概括。郑副局长主要从“文旅产业的三好”、“华安县文旅的发展机遇”、“大学生实战攻略”三个内容进行发言。
为何选择文旅赛道?好说、好搞、好看。第一,文旅“好说”,文旅产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文旅产业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第二,文旅“好搞”,文旅产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强,例如几顶帐篷就能打造露营文旅新业态,夜间吆喝的大排档能响应夜经济号召。第三,文旅 “好看”。在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将文旅产业视为提振经济的重要引擎。人气的聚集不仅能带动大量消费,还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光回到华安县,现如今,华安县的文旅发展机遇何在?郑副局长如数珍宝地点出华安县的三大核心吸引力:土楼与畲族文化、丰富的生态资源、痛点与机会并存。华安县拥有高质量的土楼景观和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村落官畲村,同时华安县是继张家界后第二个以县域全域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万亩茶园和高达65.1%的森林覆盖率。但郑副局长也遗憾指出,华安县文旅产业也有痛点,如乡村文旅规划工作滞后、文旅产品运营能力偏弱、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痛点等于青年人的机会,可以利用用短视频、剧本杀、研学课程等年轻化方式破局。”郑副局长建议道。
郑副局长贴心地站在大学生角度,提出大学生的五大实践场景解析:文化 IP 创新者、数字乡村操盘手、农旅融合规划师、非遗守护青年、乡村治理智囊团。这五大场景运用专业知识赋能、创意构思、科技辅助等途径完成解析。
在讲座的最后,郑跃辉副局长强调:“乡村文旅不是‘献爱心’,而是用专业能力创造价值的‘双向奔赴’。”他欢迎大学生把他们的创意书写在华安县的土地上,这些创意可以转化为村民收入、文化活力、生态效益,这就是大学生的 “乡村文旅经济学”。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乡村旅游,大学生大有可为。
2025大学生华安乡村工作队宣讲
为引导大学生深入乡村,切实了解“乡村振兴”这一重要国策之意义,了解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现实,亦运用学校之所学知识,尝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并在华安乡村工作实践中锻炼能力,为日后顺畅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曲志强老师介绍了2025大学生华安乡村工作队的主要内容,一是进行社会调研,对华安县的人、事、景进行深入调研;二是进行文脉挖掘,文化创意与艺术呈现的策划。曲志强老师还介绍了乡村工作队课程讲座及指导内容,他坦言,这次的活动是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活动,会有其他专业学院的老师学生一齐参与,不同领域的师生一齐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曲志强老师直观地展示了2024工作队小组作业的成果,名为“坪水村乡村振兴创意企划”,展现活动魅力。
在宣讲的结尾,曲志强老师结合自身履历,告诉同学们中国的社会面貌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的振兴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寻求精神的回归。大学生应该紧跟国家政策、国家号召、国家文件,勇立时代潮头。
撰稿&摄影 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余洺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