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有心用心,勤于思考!”——陆俭明教授、马真教授来“嘉”谈中文学子读书及做学问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张崇煜 编辑:宣传中心 唐慎言 发布时间: 2024-01-04


 20231220日下午,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主一#517多功能厅,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马真教授应邀作了主题为“谈谈中文学生读书及做学问——附‘语义和语法’”的讲座。我院孙园园教授主持。来自文传院的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陆俭明教授重点谈论了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学术论著等的阅读问题。陆教授揭示了读书的三个目的:一是了解新知,认真细致;二是把论著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里的知识;三是多维度地发现问题。

陆教授接着谈到了学生“做学问”的问题。他认为,做学问、搞研究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问题,而问题取材于书本和语言生活,并以自身的研究经验为例进行了说明。陆教授指出,对前辈的论著首先要虚心学习,认真吸收,但也不要盲从。要重视对新的语言事实与语言现象的挖掘及描写,同时不要忽视理论的重要性。   




陆教授最后总结道:做学问离不开三样东西——一是文献资料;二是材料,或者说语言事实;三是理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大致可概括为继承、借鉴、怀疑、假设、探索、求证,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马真教授接着向在座的同学们进一步分享了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虚词研究课程上的授课心得以及相关学术研究经历,并给出了具有方法论深度的提示与指导,深化了同学们对如何做好学问的认识。马教授提醒同学们,因为客观世界庞大而不断变化,既有理论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语言现象,所以学习者不要盲从,要打破对权威的迷信,还要多思考,多质疑。

马教授提到,每次做研究,她都要广泛验证她的观点能不能科学地解释语言事实,她自己造的例句总要经过多方验证后才肯拿出来用。她借此提醒在座的同学们,做学问就是要反复验证,严谨审慎,多想想理论与实例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最后,马教授语重心长地向在座的同学们送出了八字寄语:有心用心,勤于思考!



在互动环节,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海伦同学就“别”的语法问题向马真教授提出疑问并请教,马真教授也对海伦同学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讲座结束后,2023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李若琳同学还就如何培养问题意识以及做学问“宽基础”这两个问题,向陆俭明教授请教。现场气氛活跃。



在讲座最后,苏新春院长代表人文与传播学院向陆俭明教授、马真教授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并作讲座总结。苏院长首先向在座的同学们推荐了马真教授的《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鼓励同学们加强理论学习与著作研读,并指出该场讲座的最大意义——“如何探索知识”。苏院长指出,讲座中两位语言学大家不仅谈学问、谈方法,还谈情怀。两位教授的讲座由小及大,从个人的探索经历谈到现代汉语的学科发展,再论及中国一代学风的开创,令人敬佩。苏院长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陆俭明教授在学界的声誉,并援引了从过去到现在语言学界对两位教授的多方评价,使在场的同学们对两位语言学大家的学术成就有了更加具体而真实的认知。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张崇煜

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唐慎言


陆俭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审订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曾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华文顾问、23所高校兼职教授。独立完成、出版的著作和教材共11部,主编或与他人合作编写15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等420余篇,序文近百篇,内容涉及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及相关理论研究,在学界被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八大家之一。


马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能打破传统的虚词研究框架,另辟蹊径,富有创造性。独立出版4部专著和教材,合作编写和参与编写的专著、教材和工具书12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学界普遍好评。其中,《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等多部著作被译为外文;《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已成为国内外许多高校汉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重要参考书;《现代汉语虚词二十讲》广受学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