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讲座有感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在当今社会,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学科。这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是在本周四的讲座上,赵世举老师印刻在我脑海里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对汉语言学的价值认可,对我来说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汉语言学的意义在何处?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老子反驳“无用乃大用”。可光靠这些空洞的思辨思想,是不能解决汉语言意义的现实问题。赵教授并没有简简单单地将答案抛给我们,他先带领我们回顾了语言观的形成历史。赵教授将他简洁地分为两个部分——神灵观和工具观。
每个人应该都有看过《圣经》(至少是第一章),在耶和华创造世界时,它所使用的魔力或者法术是什么?创世纪中描写道:“第一日,耶和华说:‘要有光!’便有了光。第二日,耶和华说:‘诸水之向要有空气隔开。’耶和华创造了空气,称它为天。第三日,耶和华说:‘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于是水和旱地便分开。他称旱地为大陆,众水聚集之处为海洋”没错,魔力就是平常我们使用的语言。语言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也像空气一样似有似无,还像空气一样至关重要。这是语言的神灵观,强调的是语言的重要性。
接着,赵教授分析了当前世界的发展总趋势——全球化和信息化。
从全球化方面分析,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以及认知工具。当代语言价值的空前凸显,使得联合国将2008年定为世界语言年。语言是民族的血脉与纽带,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是中国话与四方字让我永记,我是中国人!
从信息化方面,文字(即信息)是语言的记录符号。语言的认知功能,使得提高语言能力成为人的一切素质的基础与核心。语言与语言学促进现代各国科学技术的交流。在发达国家,语言被视为一种重要资源。是国家前进与发展的软实力!
不论怎么说,语言的根本意义是交流。所谓交流,不仅要加强推广普通话,促进本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要促进与世界各族人民的交流。与外国友人的交流的要点,除了通过学习他们的语言外,让他们认识以及学习我们的语言同样重要。这不仅是推广普通话,也是推广普通话后面所代表的中华文化集团。这就是沙平教授所倡导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原则。
沙教授多年在日本从事汉语言教学,他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还是处于比较年轻的阶段。但以下几个基本点不可忽视:
第一,精讲多练
何为精,即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即学习者母语中没有,目的语中有。如 zh,ch,sh是汉语生母中独有的。难点,即学习者母语中有,目的语中也有,又似是而非,相互交叉。如在日语中w与汉语中的u易混淆。
第二,动机诱导原则
即学习者对于学习的语言及其所代表的语言文化集团是否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这对语言学习者心理过程。也是现代语言教学研究的热门。良性的学习动机过程是主动的,应该是:认可→亲近感→参与→融入。切忌不要误入实用性的被动学习心态,这会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初期就“化石化”。如清朝时期的洋泾浜。
第三,交际性原则
第四,趣味性原则
由于时间的原因,沙教授对于以下易懂的几点没有作过多的讲解。但沙教授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对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同学有积极意义,对我们正在学习英语的同学也有借鉴作用。
(撰稿人:中文系学生会 学术部 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