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女部文化阐释研究综述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6



 

【摘要】随着女性解放意识的觉醒,女性对于自身地位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社会也对女性有了更多关注。因此,近年来,《说文解字》女部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女部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内容涉及古代女性地位,家庭伦理,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容貌审美等方面,可谓是对女性文化的一次全方位梳理。
 
【关键词】《说文·女部》;文化阐释;研究;述评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文字学专著。其中,女部字共收238个字,如果连上重文以及主体从女构成且与女部相邻的字,超过了250个,可谓是全书中属类最大的部类之一,因此,我们可以明确,通过对《说文解字》女部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远古社会、父系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得探究我国古代文明。本文就对近年来关于《说文解字》女部文化阐释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一次阶段性的梳理,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说文解字》女部文化阐释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说文解字》女部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研究
 
随着女性解放意识的觉醒,部分女权主义思想者极端的认为,古代女性在社会中一直饱受着男尊女卑价值观念的约束,在历史演变中始终扮演着男性附庸的角色。但是实际上,通过对《说文解字》女部字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是经过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即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女性是氏族的核心,享有崇高的地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分工的不同,妇女地位一落千丈,惟有母亲或婆母受到尊重,女性开始沦为男性的玩物,成为男性权力的附庸。这类观点在赵海亮的文章中最为突出。他在《<汉语大字典>“女”族词的文化内涵与认知》中,先以《说文解字》中对“姓”的解释(“姓,人所生也”)引出母系社会初期尊重女性的观点,再通过“姜、姬、姚、妳”古姓及“姑,嫜,威”等尊称说明女性地位之高;后以“奸,婬,妒、嫉、婪”等字,说明进入父系社会后社会价值观转为男尊女卑,女性人格受到歧视的现实。同样,陈雪梅的《“女”部字语义场文化意蕴浅》在分析了”女“、“婦”、“安”、“妥”等字后,指出了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后又通过对“始”字的分析,说明封建伦理道德对妇女有三从四德的社会观念。更有学者指出,《说文解字》中女部含贬义的字多达六十多个,从这些女部字的一些贬义上分析,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这也间接反映了女性在古代社会地位的低下。如韩永利在《女部字与华夏女性历史沧桑》指出,“女部字有许多带严重社会偏见的贬义词,《说文解字》中收录了60多个,如表示嫉妒的“妒”“嫉”,表示贪婪的“婪”,表示淫乱的“奸”,“姘”等等,这种种恶性全加在女性身上,使受欺凌的女性反而成了万恶之源。”“这是对女性身心极尽污蔑诽谤,对女性的鄙视压迫”
 
相关文章还有谭雪纯《“女”旁字和中国女性文化地位的沉落))(《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朱保安《<说文·女部>字所反映的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殷都学刊》2004年第3期)、许结玲《从<说文解字·女部)看占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语文学刊》2006年第7期)、赵爱武《从<说文解字>女部字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等。
 
2.《说文解字》女部古代家庭伦理研究
 
在讲究封建礼教的古代社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女性在家庭中深受家庭伦理的制约,大多成为被压抑被打击的对象,身心均遭到父权社会无情的异化和规劝,这些都可以在《说文解字》中找到依据。缑新华在《<说文解字>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中,就讲述了古代的家庭伦理观念。通过分析“妪”、“媼”、“姐”、“姑”、“姨”、“姊”、“妹”、“娣”、“婮”等字,他指出“我国古代亲属关系中,分父系母系两支,而不管是哪一支,对血缘、年龄大小都是很重视的,尤其是对父母的称呼,这类带有“女”的女部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与女子有关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观念。”郝志伦在《女部汉字与华夏女性观的文化思考》中,通过具体分析“姑”“妥”“委”“威”等字,阐释了女性在封建家族中的地位和被前后夹击的痛苦:“在封建社会,女性为人妻后,一方面既要屈从于丈夫的淫威,另一方面还得受制于威严的婆婆”“封建社会的婆婆具有操纵媳妇命运的绝对权威,无论婆婆是否在理,媳妇都得俯首从命。”
 
相关文章还有陈枫《部首“女”的文化义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1月第31卷)、孙汝建《从女旁汉字看中国古代妇女的形象》(《汉字文化》2001年第3期)、鲁海涛《论<说文解字>女部的文化意蕴》(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7年9月 第23卷5期)等。这些文章都强调了女性在封建社会的不对等地位,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无情压榨和残酷压迫。
 
3.《说文解字》女部古代婚姻习俗和婚姻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以家庭为核心的,婚姻孕育了生命,也维系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说文解字》中,保留了许多关于婚姻的文字,它们共同见证了我国上古婚姻制度的进化历程。缑新华的《<说文解字>“`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文化》, 通过对“媒”、“妁”、“嫁”、“娶”、“婚.”、“姻”、“妇”等字的分析,指出我国古代有了婚姻制度后,男性社会地位高于女性;而在婚俗习惯上,他通过对女性结婚前先要找媒人说合,然后在黄昏时分举行成婚仪式,女子嫁到男子家后,成为男子家的人,并且服特男子家人等一系列程序的解说,概括出古代的婚姻风俗。赵小刚《<说文>所反映的上古婚制》通过有关婚姻的文字及其释义,参考古代文献和近现代婚俗,考稽出了中国上古时期存在过的六种婚姻制度——群婚、抢夺婚、夫主婚、妇主婚、交换婚和妻妾婚。王琪《<说文解字·女部>与传统文化》除了介绍原始社会的群婚,还通过“媵”、“姪”、“娣”、“媻”、“妾”等字介绍了奴隶社会的媵妾制及封建社会的聘娶婚,揭示了男权社会婚姻制度对女性的侮辱和摧残。而王雪艳、道尔吉《从<说文>女部字看上古婚姻制度的变迁》以几个《说文解字》女部字为例来探讨我国上古婚姻制度的状况和变迁的历程,指出:“‘姓’是血缘群婚和族外群婚的分水岭;‘娶’是男从女居过渡到女从男居的‘活化石’;‘嫂’则是人类婚姻走向文明的一个里程碑,它们与其它的一些女部字共同见证了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历程。
 
相关的文章还有张立平《从<说文解字)中带“女”旁的字看占代的腾妾制;(《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第25卷第1期)、张素凤《汉字男女婚姻》(《汉字文化》2001年第2期)等,这类文章结论大致相同:人类漫长的婚姻史,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婚姻制度,即:杂婚制、群婚制、对偶婚制、父权制(一夫多妻制)、专偶婚制(一夫一妻制);“妻”、“妾”、“婆”等字反映了我国古代森严的家庭等级制度。
 
4.《说文解字》女部容貌审美研究
 
众所周知,在表现美好美丽的事物时,我们多采用女部字进行形容和修饰。这些字的出现并非巧合,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对女性容貌性格的审美肯定,这些字也客观反映出古代女性的形象。王琪在《<说文解字·女部>与传统文化》指出,这些女部字多涉及女性美的问题,充分表现出传统的审美意识。在他看来,女性美分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的用词有“姣”、“姝”、“好”,“嫙”、“妍”,内在美的用词有“娴”、“嫡”、“姸”、“婉”等,“这是父权思想对女性居高临下的统治和禁锢在审美意识上的反映,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合拍。”缑新华《<说文解字>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也通过分析“娥”、“婧”,“婠”、“娟”、“娴”、“好”等字,揭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意识:“他们以人自身,尤其是女子作为审美对象,把健康、协调作为美的标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文章从《女部》字的研究进而探讨文化语言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吴世雄《由汉语的女部字研究看中国文化语言学存在的问题》,批评了某学者认为“《说文》中女部下面238个字,可以看出早先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观点,指出“《说文》中的女部字绝不是纯粹某一个时代或某一种观念的反映”,只有表示姓氏的字似可以反映出早先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吴世雄指出:“通过语言文字研究社会一定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既要大胆假设,又要小心求证。王立军《汉字构形分析的科学原则与汉字文化研究》从《说文·女部》及其他部的汉字分析入手,也指出:“分析汉字的构形,讲解汉字的构意,一定要坚持汉字的系统性原则,而不能仅从孤立的字符出发。”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在对汉字进行文化阐释时,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汉字观念,要尊重汉字的字源、字理,而不能为迎合自己事先设想的某种文化观念而随心所欲地胡乱拆分。
 
回顾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由于众多学者的刻苦努力,《说文解字》女部文化阐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和丰硕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可谓是百花齐放,我们相信,只要经过更多系统、专题的研究,《说文解字》女部文化意蕴的研究必将做出更多的成绩,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崔文影.从《说文解字·女部》字看母系氏族公社之女性文化 【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2】陈雪梅.“女”部字语义场文化意蕴浅探 【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赵小刚.《说文》所反映的上古婚制 【J】.兰州人学学报.1995(1)
【4】道尔吉.从《说文》女部字着上古婚姻制度的变迁 【M】汉字文化.2006(1)
【5】王燕.《说文·女部》字的文化意蕴.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 (1)
【6】张玉梅.《说文解字》女部的文化内涵 【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10卷第1期
【7】陈枫.部首“女“的文化意蕴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1)
【8】鲁海涛.论《说文解字·女部》的文化意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9)
【9】赵光.“女”字初文阐释之我见   【J】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 (2)
【10】张素凤.汉字男女婚姻   【J】汉字文化.2001(2)
【11】谭雪纯.“女”旁字和中国女性文化地位的沉落 【M】民间文学论坛.1998(4)
【12】许结玲.从《说文解字·女部》看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M】语文学刊.2006(7)
【13】赵爱武.从《说文解字》女部字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4】缑新华.《说文解字》“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文化 【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9)
【15】邓明.女旁字的文化观照 【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9)
【16】白利利.《说文解字》“女”部字文化蕴含 【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17】王琪.《说文解字·女部》与传统文化   【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
【18】王立军《汉字构形分析的科学原则与汉字文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3)
【19】吴世雄.由汉语的女部字研究看中国文化语言学存在的问题   【M】古汉语研究.1997(1)
【20】郝志伦.《女部汉字与华夏女性观的文化思考》 【J】达县